热点评析Comments on hot spots

“工程质量事故”还是“生产安全事故”?

作者:杨洪波律师 来源:安监护法公众号时间:2025-03-21

 

—— 齐齐哈尔校园体育馆屋面坍塌事故报告分析

 

2023年7月23日13时,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两名教练带领17名女子排球队队员在体育馆进行排球训练。14时52分许,体育馆屋顶发生整体坍塌,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54.1万元。事故发生后,网上曾有传言:这个校园体育馆才使用26年,就坍塌了,这就是一项豆腐渣工程!不过,事故调查报告认定:“7·23”体育馆屋顶坍塌事故是一起因违法违规修缮建设、违规堆放珍珠岩致使雨水滞留,以致体育馆屋顶荷载超过承载极限,造成瞬间坍塌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齐齐哈尔体育馆屋面坍塌事故到底应该是工程质量事故?还是生产安全事故?

一起事故性质的认定,要从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入手,分析事故是单纯因工程质量方面原因所致,还是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所致,进而认定是单纯的“工程质量事故”还是“生产安全事故”。下面我们就从“7.23”事故的两大原因入手,一起来看一下:”7.23“事故的定性是否存在问题?

一、体育馆屋面违法违规修缮建设

事故中屋面坍塌的体育馆位于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建于1997年,当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体育馆建成后至2007年由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使用,2007年后一直由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按原设计功能使用。

该体育馆在投入使用后曾进行过三次屋面维修:分别是2001年、2004年和2017年。事故调查报告在“其他可能因素”排除部分认定:2001年维修前体育馆网架结构构件承载力和整体挠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2015安全性可评定为Asu级。

事故报告所说的“体育馆屋面违法违规修缮建设”指的是2017年的那次维修。事故报告认定:“2017年第三次维修时,未按设计要求拆除隔汽层以上保温层和防水层,而是直接在原屋面基础上做了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及防水层”。也正是这一次违规取巧的修缮建设,导致“屋面多次维修大量增加荷载”,酿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根据《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规定,工程质量事故是指由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工程质量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使工程产生结构安全、重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质量缺陷,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工程质量事故可以发生在施工建设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建筑物的交付使用阶段。如果发生在施工建设阶段,工程质量事故同时可能就是生产安全事故;如果发生在交付使用阶段,那就是单纯的工程质量事故,不是生产安全事故。

通过事故报告,还无法看出1997年建成的体育馆属于“豆腐渣”工程,但2017年体育馆屋面不按设计维修导致屋面荷载大量增加,确实存在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不过,“7.23”事故并不是单纯因体育馆屋面维修工程质量缺陷所致,还牵扯到在体育馆屋面违规堆放珍珠岩这一更加严重的问题,如何定性,还需仔细斟酌。

二、体育馆屋面违规堆放珍珠岩

“7.23”事故牵扯到的另一工程项目是2023年齐齐哈尔第三十四中学的综合楼项目。项目计划开竣工时间:2023年5月11日至2023年11月30日。项目领取施工许可证的时间是2023年5月11日,但实际上,2022年11月,施工单位即已完成综合楼项目部分基坑和塔吊基座施工,并使用6000袋珍珠岩对基坑进行覆盖保温。

2023年4月中旬,施工单位准备开工,需要把综合楼项目基坑上的珍珠岩清理出来,因无存放场地,考虑珍珠岩回收价格低,且需另付人工费,如后期再使用还要原价购买。为减少损失,施工单位计划将珍珠岩存放在与工地毗邻的体育馆屋面上,并获得校方同意。4月27日至30日,施工单位使用塔吊将6000袋珍珠岩存放至体育馆屋面。

按设计图纸计算,体育馆屋面有效面积为845平方米,通过卫星图片模拟复原的珍珠岩堆放面积约为595平方米。珍珠岩是一种吸水性强,容易渗水和增重的建筑材料,遇水最多可增重16倍。在2017年屋面违规修缮导致荷载增加、2023年屋面违规堆放珍珠岩加之雨水滞留继续增加荷载的综合作用下,网架结构严重超载、变形,最终导致屋顶瞬间坍塌,十一名学生不幸遇难。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查处工作规程>的通知》(建质〔2013〕4号)第二条规定,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7.23”事故发生在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内,不是发生在施工工地,能否定性为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强调要发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要求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其实都是一个含义。施工单位违规将6000袋珍珠岩存放在与工地毗邻的体育馆屋面,实际上是将体育馆屋顶做为自己的“临时物料堆场”,该“临时物料堆场”已成为其整个施工作业区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施工单位对其当然有安全管理义务。然而,在事故前连续降雨的天气条件下,施工单位对自己的“物料堆场”的安全状况不闻不问,最终导致“7.23”坍塌事故发生。当然,学校方面对自己的体育馆也存在安全管理义务,对“7.23”事故的发生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此可见,“7.23”体育馆屋面坍塌事故发生在2023年综合楼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既有当年屋面维修工程质量方面的原因,更有综合楼项目施工单位违规将珍珠岩堆放至体育馆屋面,安全管理不力方面的原因,故将其定性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并无不妥。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